鉅大LARGE | 點擊量:517次 | 2022年08月17日
動力鋰電池回收產業迎來機遇期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與日俱增,而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用量水漲船高。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到8年。業內人士預計,從2018年開始,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報廢潮”。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院孫峙對記者表示,廢舊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有價元素以及具有顯著污染特征的物質,要警惕動力電池報廢潮引起的“二次污染”。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2018年~2020年,全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萬~20萬噸;到2025年動力電池年報廢量或達35萬噸。廢舊動力電池集中“退役”給回收產業帶來了機遇窗口。
廢棄動力電池數量激增
自2014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7萬和50.7萬輛,同比增長51.7%和53%。2017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再次獲得高速增長,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同比增長53.8%和53.3%。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53萬輛。我國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
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汽車電池質保期普遍為5年至8年,市面上第一批電動汽車電池已經邁入了“退休期”。
有媒體報道,到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5GWH,報廢量將達32GWH,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將達到101GWH,約116萬噸。
專家表示,廢棄動力電池得不到妥當、有效的處置,將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動力電池以鋰離子和鉛酸電池為主。鉛酸電池中的鎘、鉛本身就是重金屬,一些回收站把電池拆開,倒掉對環境有污染的酸液,私自拆卸回收鉛,再以高價賣給一些小冶煉廠或小作坊進行毫無專業性的處理。
鋰電池被稱為“綠色電池”,原因在于不含汞、鎘、鉛等毒害性較大的重金屬元素,但這并不代表它就是絕對的無污染產品。事實上,動力鋰電池的正極材料,存在造成重金屬污染的可能,電解質也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毒性,容易產生有毒的化學氣體,同樣危害人體健康。
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其性能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動力電池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
汽車專家賈新光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的采訪時表示,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再利用,而是批次利用。無法用于汽車,可以用于儲能。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將這類電池用于儲能電池,家用光伏,風能發電等。
業內人士也表示,退役的電池經過檢測、維護、重組等環節,仍可進一步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諸多領域進行梯次利用。當電池無法進行梯次利用時,則需要進行回收拆解,做資源化處理。
因此,動力電池回收已成為我國刻不容緩的待解問題。
車企加速布局回收產業
市場預計今、明年國內動力電池廢舊回收市場高峰將到來。電池如何回收、能否有效再利用、誰該為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負責,成為學界和業界關注的焦點,也是無數電動汽車用戶關心的熱點問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信息服務委員會副秘書長朱偉華認為,目前生產的能源汽車在使用五年之后的殘值只有20%,電池回收是車企必須要做的。
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也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據業內預計數據,2018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可達50億元規模,2020年至2023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至136億元-311億元,率先布局這一領域的龍頭企業或有望分到最大蛋糕。
近兩年來,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國家政策利好不斷。從2016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等。
今年2月,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自2018年8月1日施行,規定在生產、使用、利用、貯存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應回收處理。
辦法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回收的主體責任,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建立售后的維修服務網絡。辦法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采取多種方式為新能源汽車所有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務,通過回購、以舊換新、給予補貼等措施,提高車主移交廢舊動力蓄電池的積極性。
此外,工信部等近期將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啟動試點示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先行先試,并培育一批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標桿企業。
面對即將實施的管理辦法、巨大的“蛋糕”誘惑和相應的社會責任,車企開始著手布局電池回收業務。其中,部分車企選擇以合作的形式,聯手其他公司共同推進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相關事項。
今年1月4日,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等16家整車及電池企業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大戶中國鐵塔公司達成合作,解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問題。
今年3月,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擬進一步深化合作,探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這也是繼2017年宣布成立電池合資公司后,上汽第二次和寧德時代二次“聯姻”。
5月8日,格林美發布公告,在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基地,北京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與格林美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資源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后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