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92次 | 2023年08月14日
為了防止熱失控,應該做什么措施?
包含且不限于:
1、養成良好的充放電習慣
條件允許的話,慢充為主,快充為輔。不過因為很多家庭都沒有固定車位和私家充電樁,所以這個理想的模式并不好操作。
當然,快充自燃的概率很低,最損害電池健康的還是過充電與過放電。為了防止過充電,可以自行限定SOC不到100%(之前蔚來就在自燃事故之后限定過SOC不能超過90%);為了防止過放電,就不要每次都把電量用盡再充。
目前來看,HEV非插混與PHEV插混的自燃事故很少,主要是因為HEV和PEHV沒有續航焦慮,不需要過充,電池不會像漲到快炸的能量包。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
盡量不要魔改,盡量不要涉水,盡量不要暴雨天充電,電池熱失控之后趕緊全員跑路并報警,救不回了就別勉強。
3、改良BMS與冷卻系統
改良BMS電池管理策略,盡量避免過充電和過放電,外部短路盡快處理,熱失控早期進行預警,熱失控后系統自動通知消防和醫院(以后或許可以OTA成功)。
冷卻系統的效率也很重要,風冷廉價但極限低,液冷昂貴但靠譜些。一套好的冷卻系統不是在電池熱失控時進行損管,而是提供一套讓電池始終舒適的溫控方案,盡可能延緩鋰枝晶生長的速度。
4、改良電池配方
提升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的熱穩定性是很難的事情,特別在高鎳/低鈷無鈷配方盛行的時代背景下。高鎳意味著高容量(炸彈內餡更豐滿),低鈷無鈷意味著低穩定性,這種正極材料將是目前和將來多年的主流。
更堅韌的SEI隔膜,更穩定的固態電解質,這些都是可能實現的解決方案之一。如果能延長熱失控的時間,將逃生時間從2分鐘增加到30分鐘左右,新能源汽車自燃的致死概率將大幅度降低。
目前最容易實現的方案應該是增加更多阻燃劑或其他輔助劑,讓電池配方更加不容易自燃。現在已有廠商宣稱造出了只冒煙不自燃的電池,是否真實還得看上車上路后的效果。
動力電池配方們現在很糾結,我們一方面要求它足夠活潑,充電速度快、放電功率大;一方面要求它足夠淡定,遇到撞擊、浸水、加熱、過充放都不會熱失控。
這很人格分裂好不好。對了,成本還不能高,高了賣不掉。我要五彩斑斕的黑色,害,一聽需求就知道是老甲方了。
5、加強電池包結構
防塵、防水、隔熱、阻燃、防呆,這些項目都可以繼續加強,但成本和重量可不能無限制加上去。
泄壓閥當然還是要有,防止爆炸當然是好事,不過肯定會有副作用,2019年4月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的ModelS自燃就對旁邊泄壓,把旁邊的奧迪直接燒透了。
6、監控電池健康狀態
新能源車的保養周期比汽柴油車更長,電池健康狀態如何一直都是未知數,僅靠車載BMS去監控,能做的事情有限。
如果經銷商能在車輛保養期間對動力電池進行全面檢修,老車老電池自燃的概率會降低。蔚來為代表的換電模式,在電池健康檢測方面有天生的優勢。
目前六成的熱失控都是電池內部崩塌自燃,罪名多數都套給鋰枝晶(是否正確還沒有定論),所以我們就要監控析鋰效應發生的進度,有損的檢測方式包括核磁共振波普技術、光學顯微鏡技術、透射電鏡技術等,均需要拆開電池包;無損診斷的方式包括阿倫尼烏斯曲線、內阻-容量曲線等方式。
7、自燃險的條款擴充
如果熱失控無法避免,起碼得有一個東西兜底,那就是商業保險。
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保險條款與汽柴油車是一致的,并沒有對新能源車主的權益進行特定的保護。新能源車的推廣是國家意志,未來新能源車必然是主流,保險行業暫時還沒跟上節奏。
何時才能開上安全的新能源車?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就如筆者剛剛所言,我們一方面需要車子充電更快、加速更快,一方面需要車子不易自燃,那么動力電池配方不能在你需要它活潑的時候一定不穩重,需要它穩重的時候一定不調皮。就算有解決方案,目前也一定不便宜。
在有限的預算和技術下,我們當前能做的事情是:盡量買大品牌的動力電池和新能源車,不要過充電/過放電,不要去涉水。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動力電池安全都將是業界最重要的話題(刷續航逐漸成為低級攬客手段),充分競爭下的動力電池行業,會逐漸涌現出一批價格合理的安全電池。
上一篇:刀片電池春天才剛剛開啟
下一篇:世界上最大電池的建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