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78次 | 2022年10月11日
揭秘電動汽車續航的水分
最近特斯拉降價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特工看身邊好些人都在聊,今早上到公司還聽幾個同事在議論,大家關注的點除了車主能不能成功到,就是特斯拉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了。
而說到值不值,很多人會下意識提問,特斯拉充滿電,一次能跑多遠?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續航里程。
打開特斯拉官網,可以看到:
Model3續航里程600+公里;
ModelX最長續航里程可達565公里(NEDC);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ModelS續航里程594公里(長續航版)/572公里(狂暴加速性能版)。
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特斯拉官方給出的續航里程,要么就有“最長”二字,要么帶個“NEDC”后綴(一種工況,可以參考工信部油耗來理解),要么干脆在下面附上條件:
也就是說,特斯拉的實際續航,肯定是要在這個基礎上打折扣的。類比你開燃油車怎么也開不到工信部油耗,電動車續航同理,不是廠家有鬼,是你腳法不對。
不信來看一組國外測評機構對12款純電動汽車做的續航測試:
經過實測,全部車型的續航里程都達不到標稱里程,其中水份最大的特斯拉ModelX100D實測續航里程和官方標稱續航里程的差值高達177公里。
國內有沒有機構測試過國產電動車,特工不得而知,也不想去知,因為在與國際接軌這方面,我們從來不落后。
所以歸根到底,虛標續航里程,已經差不多是行業潛規則了,從實際出發,我們身邊的電動車,能做到標注續航8成左右的,應該算不錯了。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廠家都愛虛標?
特工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是技術所限。目前的純電動車幾乎都是用的三元鋰電池組作為儲存電力的介質,材質決定了其最佳工作溫度為25℃,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放電,長期在高溫或低溫下工作還會造成不可逆損傷,縮短電池壽命。現在很多純電動車都是緊追潮流,匆忙推出,并沒有多花心思應對這事,所以在環境溫度不合適的條件下使用,只能是續航嚴重縮水。
其次是政策驅動。當前我國以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為標準分檔次給予新能源購車現金補貼,而這個續航里程采用的NEDC測試數據,它的條件并不極端,甚至可以說有些“奇葩”,完全脫離了我們平時的用車實際。因此很多純電動車就動了“多裝電池-提升續航-多拿補貼”的歪心思,至于這些續航里程是否能夠在日常的使用中得到保證。很多廠家自己或許都不清楚,錢到手了就好,索性也不去管它。
相信很多人對電動車本就不感冒,或者說猶豫不決,現在了解完情況,可能要問一句:既然虛標這么嚴重,電動車還能買嗎?
特工認為,該買還是得買,有需求在,怎么能不滿足,但重點需要學會看兩個指標。
一是電池熱管理。不像汽油,電池對溫度很敏感,因此能否控制好它,將直接關系到續航里程縮不縮水、打不打折。高效的電池熱管理,可以實現高溫時自動進行冷卻,低溫時自動進行加熱,讓電池始終在一個舒適的范圍內工作。通俗點說,電池舒服了,肯賣力工作了,續航自然也就上去了、有保證了。
二是SOC精度管理。SOC=電池剩余容量/電池額定容量。SOC精度提高,對用戶來說,可以更準確的對剩余能量和行駛距離進行評估。對車企來說,在行駛中,需要將SOC值始終控制在合理的區域內,從而保證安全的同時,實現電池延長壽命、提升效率和性能。目前行業內的領先水準,可以做到誤差小于5%。
所以在挑選電動車時,別只關注續航歷程、電池容量,也試著了解一下這家車企的電池熱管理和SOC精度管理技術,總之一句話,想不被套路,就多抓學習,準沒錯。
最后特工想說,隨著近些年各大車廠在電動車上加大研發投入,技術正在向著越來越完善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行業標準也在不斷規范,補貼越來越合理,政策越來越科學。像最近有媒體牽頭開始呼吁“不宣傳等速巡航”,何嘗不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期待電動車早日關掉“美顏”模式,讓用戶看的明白,用的放心。
上一篇:大浪淘沙的電動汽車年代,誰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