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4次 | 2019年02月18日
了解電池新星
導讀
近些天,一輛小白車在中科院物理所出了名,不是由于她可愛的外表,而是因為她可愛的心靈——鈉離子電池。沒錯,這輛小白車就是全球首輛使用鈉離子電池驅動的低速電動汽車。
是什么讓鈉離子電池如此特殊?讓我們通過9張圖了解她吧!
“小白車”背后的故事
自2011年起,由胡勇勝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在物理所三十多年鋰電池研究積累的基礎上,致力于低成本、安全環保、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發,獨立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鈉離子電池體系,目前已經在正極、負極、電解質、添加劑、粘接劑等關鍵材料方面申請了30余項發明專利;已授權12項發明專利,其中包括美國和日本專利各1項。該體系選用資源豐富的鈉作為活性元素,正負極材料分別選用成本低廉的鈉銅鐵錳氧化物和無煙煤基軟碳,從而具備了明顯的成本優勢。經過七年的努力,胡勇勝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在科研及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120Wh/kg,是鉛酸電池的3倍左右。低成本鈉離子電池有望在低速電動車、電動船、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領域獲得應用。
2017年,依托物理所鈉離子電池技術的國內首家專注于鈉離子電池開發與制造的企業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從此鈉離子電池商業化進程得以加速,從電極材料的基礎研發到放大制備和生產、從材料到電芯、從單體電池到電池模塊、從電池組件到低速電動車,扎實推進,穩步前行。如今首輛鈉離子電池低速電動車的亮相,標志著鈉離子電池的商業化之路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