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89次 | 2019年02月19日
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從全球來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第一,保有量是美國日本德國之和,占全球一半以上。
“在汽車產銷低迷大環境下,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實屬不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助理研究員周毅分析,但也應發現,新能源汽車總量雖呈上漲狀態,但補貼的邊際刺激作用在下降,增長速度在逐步下降。“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實力強的企業將進一步占領市場。”
市場份額占全球一半
過去的一年,在乘用車市場銷售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正式出臺等重大事件后,銷量仍節節走高,發展良好。
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更需要“真功夫”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在嚴峻的增長壓力之中,新能源汽車發展是核心亮點。”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美國與歐洲各20%,亞洲其他國家10%,形成了“5221格局”。從全世界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都處于極其優秀的狀態。
然而,自2018年6月12日起,新能源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從政策驅動邁入消費驅動發展的新階段。
周毅分析說,新政實施后,從月度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總量呈上漲狀態,但補貼的邊際刺激作用在下降,即增長速度在逐步下降。從結構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內部結構開始分化。插電式混動表現依然強勁,而純電動車則不盡如意,新能源乘用車呈高速增長態勢,而客車和專用車增速則相對平穩。同時,相比于2017年AOO級純電動車的高增長,2018年A0和A級乘用車占比開始快速提升。
此外,從質量上來看,電池的續航能力總體上在上升,智能互聯方面也在持續發展,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率和全球化水平也在持續提升。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更加完備。與新能源汽車密切相關的車聯網、自動駕駛、電池回收等新興產業和服務也不斷發展壯大。
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6年前的1.8萬輛,到2018年超過百萬輛,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之所以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政策,是因為相較于傳統燃油車來說,其自身比較優勢仍然較弱。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燃油車車牌受限、燃油車限行、新能源汽車有稅費減免和價格補貼。至于新能源汽車較為環保和節能等因素,消費者考慮較少。
“雖然市場份額很大,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需要進行全面快速的升級。”崔東樹介紹說,目前市面上純電動市場份額有75%左右,但是A級和A0級目前占比較大,A+級和B級還沒有形成集群效應。
周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本身的便利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老問題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新能源車的便利性仍受到電池續航能力、冬季電池使用、電池自然衰減、充電樁設置、充電快慢等主要因素的制約,經濟性也主要受電池成本、電池及二手車回收等因素制約。
此外,按照規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在總量上壓縮,對整車、電池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也會更高。同時,2018年4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出臺后,外資股比限制、合資限制等2019年會逐步放開,
“未來的補貼退坡和外資車引入是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兩大重要挑戰。”周毅表示,處于補貼門檻外的低端產品恐被淘汰。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特斯拉、奔馳、奧迪、保時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將登陸中國市場,這些品牌憑借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的資金和技術積累,對自主品牌將會產生一定的沖擊。
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盡管過去一年,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的情況,但從各方面分析來看,整個汽車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政府仍將對汽車行業提供支持。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公開表示要對汽車行業發展保持樂觀態度。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制定出臺穩定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
市場也為汽車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從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來看,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中國仍處在汽車產業發展的向上通道,這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當然,國際上各大知名車企也紛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中來,這對于愈加開放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無疑競爭會更加激烈。
崔東樹認為,在政策的影響下我國新能源市場已經得到了超速發展,尤其是在雙積分政策執行之后,新能源市場的前景與體量還會繼續增大。到2020年,傳統汽車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新能源市場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崔東樹建議,2019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壓力大,新能源車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一窩蜂”上馬新能源而放棄傳統車,要先靠傳統車來賺錢,用新能源車做未來的布局。
“后補貼時代,技術門檻越來越高,車企經營開始兩極分化。”周毅認為,從這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變化來看,補貼退坡比較明顯,但也更加科學化、精準化、多樣化。補貼退出后,而實力強的企業會進一步夯實鞏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勢地位。
周毅表示,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有成本優勢。根據近年來動力電池技術進步規律,2025年左右其成本會逼平燃油車成本,而隨著電池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優勢將超過燃油車。因此,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推動、技術提升下,前景廣闊,車企應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用戶為導向,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