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07次 | 2019年06月13日
重組日產旗下動力電池資產 遠景AESC稱不僅僅生產動力電池
成立僅有半個月的動力電池科技公司遠景AESC,首次登陸2019年上海車展便吸引了多家本土車企主動前來接觸。“沒有什么行業能夠存在一家獨大的企業。”在談到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份額被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巨頭牢牢占據時,遠景AESC的一名員工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這是一家背景深厚的新企業。4月1日,中國知名數字能源科技公司遠景集團正式宣布,其主導組建的遠景AESC電池產業基金,已經完成對日本日產汽車旗下包括AutomotiveEnergySupplyCorporation(AESC)日本、美國、英國等生產基地的電動電池業務控股權的收購,同時收購的包括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NECEnergyDevices,Ltd.的全部股權。
此番收購之后,遠景AESC正式成立,并且和日產汽車分別持有新成立的日本控股公司的約80%和20%的股份。
4月17日,遠景AESC首次登陸上海車展,正式發布新一代Gen5-811AloT動力電池。據介紹,該產品具有超過300wh/kg的高比能量,同時通過了過充、熱箱等多項安全測試,具備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和高性價比的優勢。此外,該產品將于2020年在遠景AESC無錫工廠正式量產,未來無錫工廠總年產能可達20GWh,預計每年可為全球超過40萬輛新能源汽車供貨。
由于擁有強大的電池和智能物聯科技背景,遠景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智能電池科技公司。其中,創立于2007年的遠景集團產品線覆蓋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智慧儲能、智能風機和風場、阿波羅光伏等多個領域。而同樣成立于2007年的AESC在動力電池領域,憑借和日產的多年合作充分掌握了電池全生命周期數據。
遠景AESC首席執行官松本昌一表示,目前已有43萬輛電動汽車安裝了遠景AESC在日本、美國和歐洲生產的電池,迄今為止,電池著火等重大故障發生率為零。未來,遠景AESC將站在股東雙方的優勢領域上,進一步開展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優化,從研發、生產、裝機、二次利用、回收等各個階段,全方位管理電池狀態和故障預警,提高電池的安全性、效能和使用壽命。
目前,日韓電池企業正在卷土重來,并廣泛鏈接更多本土企業。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表示,目前日韓電池企業在成本及技術積累方面具有綜合優勢,國內電池企業尚有距離。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退出后,中日韓電池巨頭之間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遠景AESC的日系技術背景也為其增加了關注度。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活動現場有多名本土車企相關人員主動接觸遠景AESC。“現在我們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實力,要想達到我們對外部宣傳的參數水平還是有一定距離。我們正計劃推出一款高端電動車產品,成本高一點也無所謂,關鍵是要技術可靠,主要是充放電次數。”其中一名本土車企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但遠景AESC的藍圖絕不僅是提供更高品質的動力電池。遠景集團首席執行官、遠景AESC董事局執行主席張雷表示,目前電動汽車產業在成本、電池容量、安全和充電等要素上存在瓶頸,而智能化將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他認為,在接下來的六年里,電池成本將以15%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電池成本將下降至50美元/千瓦時,屆時安全問題和電網融合問題將成為最關鍵的競爭要素。“未來,基于遠景的智能物聯操作系統,電動汽車將成為綠色的移動智能終端,同清潔能源系統有機融合,為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網絡提供動態平衡”。
從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競爭來看,于清教認為,如果不考慮差異化競爭,在補貼退坡之后,本土電池供應商的日子將更加艱難。適應智能網聯化的趨勢,將成為動力電池企業占據競爭主動權的舉措。
除了AESC與遠景集團的合作之外,值得注意的是,4月17日上海車展上,華為與寧德時代也簽訂了合作協議。雖然具體的合作內容沒有透露,但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的信息顯示,雙方極有可能在智能電池控制領域達成合作。此外,與遠景集團一樣,華為在光伏、儲能、智能電網等領域也有所布局。
事實上,在今年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就曾提到,在整車智能化方面,現在更多是在談駕駛智能化、共享出行,其實還有能源的智能化。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認為,在電動化、智能化的進程中,新能源汽車將逐步發展為移動儲能終端,實現與能源網的互聯互通,新能源汽車將推動能源消費變革,而能源生產的變革又將促進新能源汽車全運營周期的零排放。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的最新保養方法
下一篇:影響電池循環性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