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749次 | 2019年06月15日
鎳氫電池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鎳氫電池的產業化過程
反應原理
電解質
主要為KOH作電解液(電解質7moL/LKOH+15g/LLiOH)
充電時
正極反應:Ni(OH)2+OH-→NiOOH+H2O+e-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負極反應:M+H2O+e-→MH+OH-
總反應:M+Ni(OH)2→MH+NiOOH
放電時
正極:NiOOH+H2O+e-→Ni(OH)2+OH-
負極:MH+OH-→M+H2O+e-
總反應:MH+NiOOH→M+Ni(OH)2
以上式中M為儲氫合金,MH為吸附了氫原子的儲氫合金。最常用儲氫合金為LaNi5。
發展歷程
鎳氫電池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綠色電池,具有高能量、長壽命、無污染等特點,因而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高科技產品之一。
鎳氫電池的誕生應該歸功于儲氫合金的發現。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末,人們就發現了一種新型功能材料儲氫合金,儲氫合金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吸放大量的氫,因此被人們
鎳氫蓄電池
形象地稱為“吸氫海綿”。其中有些儲氫合金可以在強堿性電解質溶液中,反復沖放電并長期穩定存在,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型負極材料,并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鎳氫電池。儲氫合金的主要來源是稀土,而中國的稀土資源占世界總儲量的70%以上,發展鎳氫電池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中國鎳氫電池的研制與開發,受到了國家八六三計劃的大力支持,被列為“重中之重”項目。
在八六三計劃“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的推動下,中國的鎳氫電池及相關材料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奮斗目標。
項目實施初期,中國的鎳氫電池產業還是一片空白。根據中國國情,中國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界攜手合作,集中優勢,聯合攻關,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鎳氫電池中試生產示范線的全套生產工藝及相應技術裝備的開發。并在廣東、遼寧、天津等地先后建立了鎳氫電池的中試基地,產業化示范基地和一批相關材料的生產基地。為中國鎳氫電池的產業化奠定了基礎,使中國鎳氫電池的生產迅速趕上了世界水平。
在八六三計劃的支持下,科研人員攻克了儲氫合金制備等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成果,其中中遼三普電池有限公司開發的“惰性氣體保護下的沖擊磨生產工藝”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的儲氫合金粉已達國際同類產品水平。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共取得了15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制定了50余項鎳氫電池的標準及檢測方法。為促進中國電池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做出了貢獻。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使中國鎳氫電池的裝備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過去的手工操作跨越到連續化,自動化大規模生產,明顯地提高了電池的均勻性和綜合性,滿足了移動通訊,便攜式電腦,電動工具以及電動車輛對電池的需要。同時,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促進了中國鎳氫電池與材料、設備、檢測儀器,下游產品等相關企業的相互協作,明顯提高了總體產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為鎳氫電池產業的發展和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目前中國已開發成功九個系列,32個規格的鎳氫電池產品,形成了年產3000噸儲氫合金材料和3億安時鎳氫電池的生產規模,年產值約30億元人民幣的鎳氫電池產業。帶動了一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高技術產業群。
我們相信,在八六三計劃的支持下,中國的鎳氫電池產業在新世紀將書寫出更輝煌的篇章。
上一篇:對鉛蓄電池污染現象要有足夠的重視
下一篇:鉛蓄電池行業仍處于急需整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