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38次 | 2018年05月31日
特斯拉汽車為啥需要更多解釋?
近期,特斯拉汽車連續成為焦點,與往常不同的是,系列熱點事件將特斯拉汽車傳奇股價逐步拉低。10月1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肯特郡的公路上,ModelS撞擊金屬物體著火,雖然引起股票波動,但是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解釋迅速讓投資者重獲信心。10月18日,在墨西哥梅里達,ModelS撞擊混凝土障礙物并撞到周邊樹上起火。11月7日,在美國田納西州士麥娜公路上,ModelS撞上拖車掛鉤起火。三次著火時間如此緊密,投資者信心致使股價波動嚴重。
對于投資者或者特斯拉汽車管理者而言,后續的兩起事件可謂雪上加霜。11月19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針對ModelS展開初步調查,將深入探究該車底盤撞擊物體后發生火災的風險。本次調查總共涉及近1.3萬輛特斯拉ModelS純電動豪華跑車。
幾乎與此同時,特斯拉銷售與車主體驗副總裁喬治·布蘭肯希普(GeorgeBlankenship)離職。他在蘋果公司追隨喬布斯干了六年后,于2009年3月被微軟挖走,幫助其完成零售門店的管理和戰略制定,此后被特斯拉挖走,負責擬定零售戰略和建設零售網絡。
這五起事件并不能獨立對待。而且五者聯合發生,意味著萬眾矚目的特斯拉汽車引發了企業內部、投資者、政府監管部門以及民眾的擔憂。是什么導致了電池著火?這幾起事故著火是不是證明了電動車的安全存在固有隱患?特斯拉汽車的回應有什么樣的可圈可點之處?中國即將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有沒有可資借鑒的經驗?筆者簡要進行分析。
第一、三次事故能否證明“著火”是新能源汽車固有缺陷?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我們先看看三起事故圖片,在華盛頓州和墨西哥州事故照片來看,著火的嚴重性像拍攝電影一樣,在田納西州的事故殘骸上也能看出事故的嚴重性。三起事故值得慶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有專家稱這種保護措施是“被動安全”,即ModelS有16塊電池組,但著火后會讓火勢遠離汽車內部。不管如何,事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沒有駕駛員受傷也表明了安全性沒有問題,分清楚這點對于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因為從每天都在發生的傳統車輛著火無人關注,反倒是比亞迪充電故障就大肆報道來講,很多人還分不清這個概念。
特斯拉碰撞起火事故現場
特斯拉第三起碰撞起火事故現場
第一起事故后,馬斯克描述:“ModelS當時和大塊金屬物件相撞,物件鉆入車底,通過杠桿效應刺穿ModelS車身,形成一個直徑達3英寸的孔洞,致使電池著火?!比绻聦嵪衩枋龅倪@樣,這種事故很難避免,因此不能一棒子打死,將新能源汽車架設成“著火”事故的關聯詞。這不僅對于新能源汽車不公平,對于消費者的導向也有失偏頗。
第二、“著火事故”解決問題關鍵在于何處?
目前來看,無論是碰撞起火事故還是副總離職,特斯拉的應對措施以及馬斯克的回應,都顯得頗不淡定。既然三起“著火事故”引發如此之多的關注,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標桿,如何給予公眾一個信服的答案?關鍵在于如何找到各方的關注點,并給予充分證據的論證,才能解疑釋惑,電動汽車才能持續前行。
筆者看到,各方都在談電池問題,都在分析實用的鋰電池單體電壓超過了多少會帶來增熱的問題,但沒有人擔心自己的筆記本電池會著火爆炸,而特斯拉汽車使用的就是類似的電池。筆者認為這些擔心并沒有關注到核心問題上。因為將電壓控制在適當的區間是工程師的事情,一個企業能夠做到如此的規模,也意味著這些技術方面不會成為難點。
特斯拉汽車的應對措施則提到了三點內容,也即是“升級懸架,取消自動降低功能”、“‘邀請’NHTSA調查”、“放寬質?!?ModelS的質保將延伸至因起火造成的損失,用戶操作失誤導致的起火也可享受質保)。這證明ModelS出現的事故有了應對措施,但是這些不夠。
首先,憑常識判斷。如果車輛高速運行,無論是電池或者油箱,撞擊到硬質障礙物產生著火、爆炸等,是沒辦法解決的,任何技術都解決不了,在成本等方面也不可能實現。車輛的安全設計會設定相應的極限工況,但是絕對不是“無限安全工況”。因此特斯拉應更充分地披露三起著火事故當中,車輛行駛的速度、障礙物特征等詳細信息,表明事故的不可避免性,消除公眾疑慮。
其次,無論是消費者、投資者還是政府,最為擔心的不是已經發生的著火事故,而是未來ModelS是否遇到事故就會“著火”,是不是每次發生都會如此嚴重到“著火”的程度,這些才應該是特斯拉汽車回應的關鍵。
這些才是公眾需要的答案,但是到目前為止,筆者沒有看到特斯拉的充分解釋。
上一篇:電瓶是怎么制作的
下一篇:碳酸鋰未來需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