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67次 | 2022年12月03日
飛行汽車+燃料動力電池汽車有多遠?
11月10日,在首屆進口博覽會展期的最后一天,寶能汽車和來自斯洛伐克的參展商AeroMobil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布,將就多功能飛行汽車項目展開合作。
這是一次特殊的“汽車展”,與傳統車展風格不同的是,主機廠和零部件商們不再直接賣產品,而是展示最新的技術和新消費理念。各大廠商帶來了飛行汽車、無人駕駛、移動出行、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全新技術,展示對未來出行的理解。
汽車將進入空中時代
未來出行的戰火正全面蔓延,市場的爭奪從地面轉戰空中。
來自斯洛伐克的AeroMobil公司是一家從事飛行汽車研發及產業化的科技公司,該公司飛行汽車產品AeroMobil4.0STOL可在3分鐘內由汽車變身為“飛機”,通過混合動力系統,陸地最高時速為160公里,并可以360公里的速度在空中飛行,最高單次續航750公里。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根據協議,寶能汽車與AeroMobil飛行汽車項目的合作內容包括技術研發、銷售渠道、產品國產化等。AeroMobil將依托寶能汽車既有資源,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應用,雙方同意在合適時機共享、共建銷售網絡和共同技術研發,并在未來共同推進飛行汽車項目的國產化。
“作為一種組合式的顛覆,飛行汽車將是未來出行的新模式,具有革命性意義。未來,高端用戶消費升級,車庫里停放一臺飛行汽車,開到空間足夠的地方起飛,一個交通工具把兩種職能結合起來,實現天地無縫對接。”11月10日,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李峰對智庫君表示。寶能也成為繼吉利和騰訊之后,第三家進軍飛行汽車領域的中國企業。
事實上,近年來,飛行汽車逐漸被看好,吸引了大批企業投身其中。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20個不同的團隊正在進行相關研發工作。而這些研發團隊,有的直接由大型企業主導,有的則得到了行業巨頭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主要玩家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特種巨頭,如波音和空客;第二類是汽車制造商,包括豐田、戴姆勒、吉利、奧迪、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等;第三類是互聯網公司,Uber、谷歌、騰訊都已經有所布局;第四類是初創公司,它們中的佼佼者不斷被大公司看中,如得到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支持的Opener、被吉利汽車收購的太力(Terrafugia)飛行汽車。
歐洲特種巨頭空中客車,不僅與奧迪合作了Pop.Up項目,還自行研發了單座、電動、自動駕駛的飛行汽車“Vahana”。“Vahana”已經在今年1月完成首次試飛,一款電動垂直起降并可容納四名乘客的技術驗證機CityAirbus計劃在2018年底前首飛。
科技公司方面,騰訊和谷歌的投資更加積極。早在2010年,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投資了2010年創立的飛行出租車公司KittyHawk,目前該公司的首款產品Cora已經開始試點飛行,并有望在三年后實現商業化。去年,騰訊公司領投了成立三年的德國飛行汽車公司LiliumAviation,該公司研發的兩座垂直起降電動飛機,計劃在2019年進行首次載人飛行。
不少車企也對飛行汽車極具熱情。由戴姆勒投資、英特爾技術支持的德國初創公司Volocopter,打造出一款可在城市上空運送乘客、類似無人機的電動直升機,計劃在未來三至五年內開展首次商業旅行。豐田汽車公司則資助了日本初創企業Cartivator進行飛行汽車SkyDrive的研制。
不可否認的是,飛行汽車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供了新的思路,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或許有機會讓它從概念走向量產。
據了解,太力飛行汽車將首先在美國上市。美國是對飛行汽車開放度最大的國家,只需獲得美國聯邦管理局飛行器許可和高速公路安全局上路許可,但是中國還沒有相關法律和規定。其次,成本問題也極具挑戰。比如,本屆進博會參展的AeroMobil飛行汽車造價為每臺120萬歐元。
集中展示氫燃料車技術
除了飛行汽車,未來出行還有更多可能性。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領先的日韓企業,也在本屆進博會上秀“肌肉”。
作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風向標,豐田以“觸手可及的未來城市”為主題參展,展示了一系列關于“未來出行”的解決方案,設立了“城市生活”、“氫能循環社會·技術”、“與自然共生”三個展區。
其中,豐田在“氫能循環社會·技術”展區,集中亮相了氫燃料電池乘用車“MIRAI”、氫燃料電池巴士“SORA”、氫燃料電池卡車及氫燃料電池叉車,此外,還展示了氫燃料電池技術相關的核心零部件,勾勒出豐田關于未來氫能源社會的藍圖。
“豐田積累了包含氫燃料電池車在內的豐富經驗,期待把這些技術、產品及零部件,帶給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這些技術并非只用于豐田車型上,我們希望和中國政府、企業一起合作,包括向中國廠商提供技術,讓這些環保技術在中國扎根落地、實現普及。”11月6日,豐田汽車公司專務、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小林一弘告訴智庫君。
此外,未來豐田還將在中國市場投放更多電動化產品。據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透露,卡羅拉、雷凌PHEV將于明年上市,2020年將推出C-HR和奕澤的EV車型,氫燃料電池車MIRAI也在抓緊進行實證實驗,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氫燃料大巴也將在中國落地。
除了豐田以外,本田、現代等車企也帶來了各自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
“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愿意和中國企業展開多方面合作來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落地。只是,目前合作企業、模式等細節還不便透露。”11月6日,現代汽車氫燃料性能研發室總負責人樸鐘震表示。
不過,目前外界對于加氫站數量少、價格貴仍然很擔憂。對此,樸鐘震認為,氫燃料電池車在產業初期會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加氫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可以借鑒歐洲和日韓市場的經驗,采取政府獨立投資建設,或是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以應對初期盈利困難、基礎設施落后等難題。
上一篇:從傳統電容向二次電池的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