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6次 | 2019年02月10日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應該被重視
6月5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提出企業應建立廢舊動力蓄電池穩定的回收渠道,確保廢舊動力蓄電池安全回收。無獨有偶,3月初,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求構建回收利用體系,探索多樣化商業模式,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和密切合作,以滿足市場需求和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建立穩定的商業運營模式,推動形成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規模化市場。加強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中的應用,建設商業化服務平臺,構建第三方評估體系,探索線上線下動力蓄電池殘值交易等新型商業模式。5月17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定要求對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維修回收梯次利用等信息上傳,且要求汽車生產、電池生產、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企業應建立內部管理制度,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對本地區相關企業溯源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規定擬自2018年8月1日期執行。
一系列動力蓄電池回收體系的出臺表明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動力蓄電池回收已引起社會相關部門的廣泛注意,動力蓄電池回收體系亟需建立。
不斷擴大的新能源汽車規模
2017年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達到了77.7萬輛,同時,這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2018年新能源汽車廠商根據去年政策的鋪墊已經在積極消化“雙積分”,微型車將不會占據市場的主力,以緊湊型車為主的市場格局將會顯現。截止2018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汽車銷售9.2萬輛,環比4月增長30%,同比增長1.4倍,且純電和插混表現均強;1-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8萬輛,同比增長1.4倍。5月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僅0.5%,新能源成為拉動車市增速和增量核心動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預計今年整體市場趨勢與去年大致吻合,上半年做鋪墊、下半年銷量旺季,明年的補貼或將繼續退坡,廠商更希望12月31日之前能把車賣出去。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有相關數據表明,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產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或將超過100萬輛。
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溯源工作需高度重視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由政策引導轉向市場驅動。需要加快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利用工作及建立溯源機制,解決動力電池廢棄后所帶來的潛在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或許只有管理監控“全生命周期”的動力蓄電池才能提高產業鏈上下游有效的信息溝通和密切合作,以滿足市場需求和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穩定商業運營模式,推動形成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規模化市場,以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以及可持續發展。
下一篇:我國動力鋰電池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