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5次 | 2022年01月10日
中利集團約100億收購比克動力股份 三元電池受市場追捧
得動力鋰電池者,得新能源汽車天下。這句話毫不夸張。因為電池占到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的近一半。
二月二十四日,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通告稱擬約100億元收購深圳比克動力鋰電池有限公司股份。
此前,3億元增資比克動力
二月七日,中利集團晚間通告:為拓展公司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發展,公司擬向比克動力增資3億元,占比克動力2.93%股權。十幾日后,中利集團公布通告稱收購標的將達到100億。
據悉,比克電池(以下簡稱"比克"),成立于2001年,總部設在廣東深圳龍崗區。現已發展成為集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電池回收三大核心業務為一體的國際領先的新能源公司。比克動力是其下業務之一。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早于2006年,比克建設并完成了全自動化18650型圓柱電池產線的全線投產。獲得眾泰、奇瑞、華晨寶馬、吉利、一汽、宇通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的肯定。此外,比克還和科列、航盛等電池管理系統(BMS)供應商進行合作,為客戶交付從電芯到電池包的完整的解決方法。
比克動力2016年實現營收23.91億元,凈利潤4.51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41億元,凈利潤2.77億元。
比克動力是積極的三元電池產量擴張者。根據2017年比克十五周年慶典上披露的"未來五年發展戰略",未來全球鋰電市場前景良好,仍將保持較大增速,2020年市場總需求量或將達到244GWh,而我國市場在全球的份額有望達65%以上。比克到2020年戰略發展目標是,成為綠色鋰電生態鏈的行業領先者,并進入我國鋰離子電池公司綜合實力前三名。同時,比克提出和市場相適應的擴產計劃,2016年度已落實產量6.5GWh,2017年將實現8GWh產量,2020年完成15GWh產量的部署。
申萬宏源認為:認為2018-2019年國內市場將加速向三元技術路線切換,而比亞迪和沃特瑪在這一方向的積累落后于比克動力,因此比克動力有希望完成"到2020年實現180億元的總銷售收入,動力鋰電池市場份額占比12%以上"的目標。
據悉,本次收購中利集團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初步預計交易作價或達到100億元,最終交易價格將經由評估機構評估后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
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常熟市唐市電纜廠,成立于1988年九月五日,于2007年八月六日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成功在深交所發行上市,股票代碼:002309。2017年中利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8.50億元,同比上升66.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7億元,同比上升313.38%。
三元電池受市場追捧
近日,財政部《有關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高續航里程和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政策補貼鼓勵的方向。業內人士預計,新能源汽車中所用的三元電池更加符合這一技術路線,這對上游鋰、鈷價格的持續拉動用途明顯。
通知稱,根據動力鋰電池技術進步情況,進一步提高純電動乘用車、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專用車動力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鼓勵高性能動力鋰電池應用。其中,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車型,補貼數額不降反升。
中信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由于政策對續航里程要求的提升,2018年大量A00級乘用車將實現從150公里續航里程到200公里續航里程的升級,單車電池用量新增;A級車型續航里程也將提升至350公里-400公里,單車電池需求量也料將大幅提高。根據測算,2017年動力鋰電池需求量在36GWH,比上年同期實現20%上升;預計2018年動力鋰電池需求量在45GWH-50GWH,比上年同期實現30%-35%上升。